信息网_www.520link.cc

信息网 > 热点信息 > 正文

专访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

网络整理 2024-04-05 11:26

(原标题:专访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斌: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是扎实推动并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创造了经济发展的伟大奇迹。百年党史,是中国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跨越发展史。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国经济累计实际增长约189倍,目前中国经济总量已超过100万亿元,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占全球经济的比重提高到17%以上。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历程,如何理解到2035年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的重要定位?21世纪经济报道近日专访了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斌。张占斌指出,百年征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探索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总布局。这其中,经济建设是根本,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

强化解放、发展和保护生产力意识

《21世纪》: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经济奇迹?

张占斌:根据英国著名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森对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公元960-2030年的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以1952年的统计数据来看,中国人口总量占世界总人口的22.5%,而经济总量只占世界经济总量的4.6%,中国的人均GDP仅为世界平均值的23.8%。到1978年,中国人口总量占世界总人口的22.3%,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4.9%,人均GDP仅为世界平均值的22.1%。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起独立且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独立研制出“两弹一星”,有效维护了国家主权和安全,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积累了在一个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创造了伟大的“经济奇迹”,坚持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优化了资源配置,发挥了市场和政府两个比较优势,在经济全球化时期提高了参与国际分工的竞争力,使经济发展享有了“人口红利”“资源红利”和“储蓄红利”。

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中国基本实现了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转变,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逐步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不断加强,改革与开放相互协调的新格局基本形成,推动中国逐步富起来并成为有响当当影响力的经济大国。

《21世纪》:2020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全球经济遭遇挫折,你认为我们收获了哪些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

张占斌:在过去经济社会大动荡的一年里,面对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和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胜利。在主要经济体中只有中国经济实现了正增长,体现了中国经济的潜力、韧性和可持续性。这是了不起的成绩,得来十分不易。

最重要的是,我们深化了在严峻挑战下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一是党中央权威是危难时刻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的根本依靠,二是人民至上是做出正确抉择的根本前提,三是制度优势是形成共克时艰磅礴力量的根本保证,四是科学决策和创造性应对是化危为机的根本方法,五是科技自立自强是促进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

《21世纪》:“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了两个未来的发展目标,其中“六个新”的近期目标包括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到2035年“九个方面”的远景目标包括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你认为“十四五”时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尤其是经济工作方面应该特别注意哪些问题?

张占斌:“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也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更加注重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和竞争力。受疫情冲击和国际形势变化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出现明显调整和变化,为了减弱这种冲击和阵痛,要加快完善产业安全发展体制机制,努力补齐相关短板,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积极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

发挥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要更加注重把保持适当强度投资和拓宽投资渠道作为畅通循环的重要抓手。其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重点领域投资;其二,拓展投资空间,加大城市更新改造力度。过去政府的不少投资都和土地财政息息相关,现在靠不断增加土地供给扩大投资的方式难以为继,更多的发展空间要从存量中来,真正进入以存量调整更新带动城市发展的新阶段,要认真实施城市更新的改造计划和行动;其三,强化系统设计,激发和扩大社会投资。

强化解放、发展和保护生产力的意识,要更加注重向创造世界一流营商环境的目标前进。面对国际的严峻形势,我们必须自立自强,发挥好用好改革关键一招的作用。改革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方式,以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为牵引,持续优化政府服务,应明确提出把打造世界最优或一流营商环境作为追求卓越的目标。在强调解放、发展生产力的同时,更值得关注的是保护生产力,要把解放、发展生产力和保护生产力统一起来。

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

《21世纪》: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你如何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

张占斌: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过程,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各国不懈追求的目标。现代化包括广义现代化与狭义现代化。广义现代化通常是指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通过现代工业、科技革命实现生产方式大变革、社会整体转型变迁与文明发展进步的过程。狭义现代化通常是指二战以后,欠发达或不发达国家为了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而采取措施加速发展的过程。中国式现代化,既包含现代化的一般内涵,又符合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共性规律,也就是具有一般性、普遍性的内容,同时又包含中国自身的特点,融入我国的历史文化、发展阶段和价值追求等因素,是一种更加全面而独特的现代化。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看,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还是要顺应社会主义的本质。

我总结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有以下特点: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结合的现代化;二是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巨大并居世界前列的现代化;三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是扎实推动并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四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既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需求也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现代化;五是传承中华文化的现代化,是弘扬中华文明的现代化;六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相统一并超越传统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现代化;七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既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经济发展的贡献者,更将是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八是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水平的现代化,是用制度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现代化;九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现代化。

《21世纪》: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你认为100年来,中国式现代化的演变可大致分为哪几个阶段?

张占斌: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至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通过革命的手段,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现代化建设打开了前进通道。

从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尽管对现代化的探索经历过暂时的挫折与不顺,但也取得了诸多发展成果,为中国式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个阶段,我国现代化的基础薄弱,国内物质基础、生产资料极为匮乏,国际上面临资本主义的经济封锁,因此这个阶段的现代化建设强调有限的现代化目标,那就是注重实现“四个现代化”。在经济体制方面,选择了“计划经济体制”,强调集体性、整体性。

改革开放至党的十八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将经济建设作为中心,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步入轨道。在这个阶段,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认识从经济层面演变为全方位发展,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人的方方面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共产党继续全面深化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引领中国式现代化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这一阶段,我们党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如果说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四个现代化”属于经济基础的现代化,那么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则属于上层建筑的现代化,这被外界称为“第五个现代化”,并且“第五个现代化”是为了进一步解放思想、减少发展障碍,更好地推进“四个现代化”。

《21世纪》:现代化是一个动态演变的概念,随着不同阶段、不同形势、不同环境的演变,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外延是不是也会不断衍生出新的内容?

张占斌:是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分为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两个阶段,要根据不同阶段的特点制定好每个阶段的发展规划和重点任务;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势制宜,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的特色,要努力突出新发展阶段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奋斗方向。特别是更加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科技自立自强方面要有更大的突破,发挥社会主义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优势。

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一招

《21世纪》:制度现代化丰富了现代化的内涵,是理论与实践基础上的重大升华。你认为被称为“第五个现代化”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涵是什么?

张占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伟大命题,描绘了未来中国治理领域改革的“全新政治理念”。国家治理现代化包括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是指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因而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就是要实现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现代化。

具体来说,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激发社会自主、自发参与社会治理。要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积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要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努力培育以尊重事实、推崇理性、强调精确、注重细节为主要特征的“数据文化”。要健全利益表达、协调、保护机制,畅通群众利益表达渠道。要进一步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激发社会组织活力。要切实加强和改善城乡社区管理服务工作,支持和发展社区志愿服务组织,不断深化城乡居民自治。

《21世纪》: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从经济方面来讲,为什么需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张占斌: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这确实是发展理念的革命,是发展理念的重大变革,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合配套。从实际情况来看,创建有利于新发展理念落地的体制机制,现在显得极为迫切。我们致力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从经济角度讲就是要想办法让新发展理念能够落地,就是要让新发展理念能有体制机制和制度体制的支撑,让其能够根深叶茂,长成参天大树。所以,我们必须遵循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要求,按照“两个毫不动摇”的指引,创建和完善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制度环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制度基础,健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体系、政绩考核体系,构建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和绩效评价体系。

我还认为,经济新常态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一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涉及制度供给、要素供给、产品供给三个层面,其中制度供给是重中之重。因此,通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实现制度的有效供给和执行,全方位释放制度红利,降低到制度性交易成本,从而积极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作者:王峰 编辑:张星)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Tags:[db:TAG标签](640703)海上钢琴师(74)经典电影(8)经典影片(2)银幕(7)美剧(1)

转载请标注:信息网——专访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